我的MOOC之路(一)—— 故事从这里开始
2013年夏天,我正沉浸于初为人父的喜悦中,累并快乐着。
学院发来下个学期的选课单。一般来说,老师们需要签字认领自己打算讲授的课程。我的课集中在春季学期,因此当时打算偷个懒,啥也不填。 :-P
但这回,我一看就愣了。《数据库系统原理》(国际班)这门课我的名字居然是印在了上面!
去找教科办询问,得知学院在2012年新开设了国际标准化课程班。要求英文授课,班上有外国学生。
这门课的授课教师由学院根据英文试讲遴选,直接指定授课。啊?我还一直以为去年那个英文试讲是为了公派出国选拔呢!
我在计算机系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博士才换了信息管理专业。讲数据库我并不怵头,可是我学的时候可是用中文学的啊!别说是我,本科教我数据库课程的老师也是拿中文学的啊!
更要命的是,这是第一轮,所以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而且上课时间就在暑假之后。
我要来了国际班的课表,一看就震惊了。没有任何计算机导论之类的基础课,也没有任何编程训练课程。直接平地起高楼,就要学数据库系统了。要知道计算机专业也大多是把这门课放到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啊,因为需要基础!
更有意思的是,课时相对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每周还少了2节。一样的知识和内容,人家学了1年多前导课程,他们没有;人家每周5节课,他们3节;人家用中文讲,他们用英文上;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老师——也就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英文来讲数据库……
我愁得直往医院跑。
好在我这人脸皮厚,不懂就问呗。打电话给老同学,他在计算机系任教,听了也是直嘬牙花儿——难度系数着实高了一些啊!
幸好,不经意间他提了一句,说现在有个叫做MOOC的东西很火。
火吗?我咋没听说过?
据他说是2012年刚火起来的。全称叫做“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我听他介绍了几句,问他是不是跟当年的MIT公开课很像?
他说对,但是不完全一样。之前公开课就是把教师上课时候的资料发到网上。大部分只是发布了教学大纲、讲义ppt和部分练习题目。少量的有视频,但是都是课程录像。坐在电脑前面看的时候,学习者自己就是个旁观者而已,颇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这个MOOC却完全是为坐在电脑前面的学习者制作的,尤其是Coursera和Udacity平台,课程都是根据具体情况重新进行了设计。视频都很短,几分钟一段,便于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而且每一段视频后面都要跟着数量不等的练习。大部分课程每一单元都有测验。别说期末考试,有的连期中考试都有!
我越听越觉得欣喜,于是结束通话之后自己上coursera平台上体验一番。感觉真是太棒了!学习不再是一种旁观,甚至是想不参与也不行啊。
我找到了Stanford大学Jennifer Widom教授开设的数据库课程。因为来得晚,人家授课时段已经错过去了。不过没关系,可以自学。所有的资料都在上面。
打开之后,视频可以直接观看,所有的课件都可以下载。
更有意思的是,课程平台里面有大量的练习题目组成的题库。每次练习和作业,系统都可以抽取不同的题目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一下子就拥有了英文授课资料、样例(视频),甚至连上机练习和考试题目都齐备了。哈哈!
兴奋之余,立即开始着手学习。
后面可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美妙故事哦,而是痛并快乐着。
首先美国人讲课这语速……我上过美国外教的英语课,不过那时人家为了照顾学生,用的都是慢速英语,而且自动对词汇进行了筛选,听起来行云流水很舒服。这位Widom教授估计没想那么多,所以平时啥语速,这时候也一样。里面的术语出现速度如同俄罗斯方块的高级阶段一般,让人应接不暇。有的时候前面还没看明白,后面就澎湃而来了。好在MOOC学习有一个优势,就是时间由学习者掌控。听不懂你可以拉着播放控制条让教授重复个10遍8遍的。不要紧,她肯定不会不耐烦。 :-P
其次是作业的难度。虽说我学的时候已经是自学阶段了。一没有硬性要求,二没有时间限制,但是我也能通过做题实际花费的时间大略估计一下通过课程获得证书的难度。每一单元的作业都很有挑战性。而且如果一次尝试的练习题目没有达到最低正确率,就会有全新的一套题目涌现出来。
第三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Widom教授有教材,教材就是她写的。但是因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她讲课的时候可不是按照教材来讲,而是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使用的SQL数据库系统、JSON和XML分析工具等随着讲解的内容不断变换,让人目不暇接。
那一个假期,过得很累。实话。但是这种训练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
开学第一堂课,我全程用英语简要介绍一下这学期要学的内容。底下学生们都听蒙了。他们既展现出对技术类课程极大的学习兴趣,又对学习的难度表示担忧。这时候,我不失时机地展示了这个叫做MOOC的东西。我事先已经从网上把视频和资料都下载好了,发给了他们。告诉他们每次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预习和做练习,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一定能够跟上。
他们将信将疑地开始了尝试。一开始,也是问题一大堆。但是后来就逐渐上了正轨。这门数据库Coursera课程的题目贴近实际,而且采用了和新概念英语一样的螺旋上升式难度。通过重复训练认知结构,通过反复改换面貌出现来避免遗忘和建立头脑概念联结。看着他们通过努力,在课上做练习的时候以思维发散,解决方法不拘一格,从不同角度尝试,甚至引发积极讨论……作为教师这个时候最开心了,真的体会到了教学的成就感。
这就是我学的第一门MOOC。实话实说,是被逼着学的。但是食髓知味,从此开始便带我走上了MOOC之路。